- A+
最近,周顾问在追一部名叫《大明风华》的电视剧,在这部电视剧里,有一样道具充斥全剧的每个人脑袋上!它就是帽正!
男官帽子上有帽正
女官有
皇帝也有
帽正是明清时期的配饰,在如今依旧遗留不少!前不久,一位小伙就偷偷拿着他太爷爷遗留的一块玉质帽正参加了鉴宝节目!
这块玉呈长方形,玉质比较白,立面是斜削,呈梯形,像一个长方形的盘子。
玉牌的正面、背面被打挖作槽,如果放在当今,就不会打挖了,因为现在玉料很珍贵。
现场专家给出了这块玉牌帽正评价:乾隆时期的上等白玉,每克价值1万元!
帽正,又叫帽准,俗称“一块玉”。
明朝官员、士人日常喜戴方巾,明朝中后期流行在方巾正面中央缀上一块玉饰,名为“帽正”,俗称“帽花”。
佩戴冠巾时“帽正”需位于鼻根上方,面部正中线上。“帽正”一来可以校准帽子是否戴得端正;二来更代表了佩戴之人需端正言行。
帽正多为正圆形,上大下小扁而平,底下有象鼻眼,缀在帽子前面,戴上得对准鼻尖。
唐宋元三代已有流行,明清两代使用较多。过去有德之士镶在帽子上,代表着正人君子以玉比德。
清朝中晚期,帽正的作用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分帽子正反或是“正衣冠正言行”,而更多是为了美观和体现佩戴人身份地位。
李鸿章便帽上的帽正
因此,材质越来越丰富,由金银、玉石变为琥珀蜜蜡、松石翡翠及各种彩色宝石,雕刻的工艺也越来越精美。
清代红玛瑙暗八仙帽正
明代玉舞人帽正
团寿云纹帽正
老银鎏金连珠纹镶嵌老翡翠帽正
清代银鎏金足纹款嵌红琉璃帽正
民间存世量还是不少的,如果各位去潘家园溜达一圈还是能看到不少清末民国的帽正。
翡翠帽正是旧时代的人才华和尊贵的象征。当时,凡有身份有成就的男人或女人都喜欢佩戴翡翠帽正。
当官的人,着便装时也常戴帽正,以潇洒脱俗的风度表现出自身的清高气质。官宦人家的妇女们,为显示尊荣的身价,也几乎都佩戴着翡翠帽正。
现代人佩戴翡翠帽正,有徽章及代表着某些特有的标志的意思。现在的翡翠制品装饰,主要被戴在帽前或帽子的左右边,以展示个性化。
活泼好动的青少年佩戴翡翠帽正,是家庭富有的表现。青年女性佩戴翡翠帽正,是英雄气质的表现,表达了自己有事业心、有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。
这样的帽正,各位的家里还有收藏吗?